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Gen Z

Courage

已更新:2020年12月9日

阿德勒的反向思考—被討厭的勇氣

找到自己,是長大必經的課題。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可都曾在社會化的隘口處徘徊。

我們或許深處桎梏、兩眼迷茫。

我們或許都太過在意社會的期待、同濟的眼光。

在某些時刻,我們可曾都踟躕著自己該變成的模樣......


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描繪的阿德勒,便是一位幫助年輕人找回自己的哲學家。

面對擱淺在「社會認同」之中的年輕人,阿德勒提倡去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這種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

而是鼓勵我們,放棄追逐那滿屏的讚美,勇敢活出不完美但很真實的自己。


今天,GenZ 自書中整理出了「做回自己」的三個階段,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擺脫「人生的謊言」

人們為了製造自己「已經盡力」的假象,時常會給自己許多藉口。

不管是歸咎於心理創傷,或是外在環境,

我們容易無意識地,

讓自己的停滯不前、頹墮委靡 看起來像是不得已的選擇。

像是大家可能為常聽到自己、或是周邊的人說

「哎呀!沒辦法,學校就是這樣咩」

「我也不想去補習呀,可是大家都有去耶」

「還不都是....的關係讓我熬夜到很晚」

或是

「我之前數學都考爆,沒救了啦」

「唉,我就一/二類仔」

「我從小到大都被這樣教ㄚ,不然要怎樣」......

但阿德勒告訴我們,如果想要重拾人生的主宰,

必須停止拿過往的經歷當藉口,

將怨天尤人的精力拿來策畫更寬廣的未來。

我們要相信,我們的人生絕對藏有更大的可能性。

『人並非是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


二、自立:幸福取決於自己

在我們清除了眼前藉口後,

便可以開始草擬自己要成為的模樣。

阿德勒認為,一個人是什麼樣的個性、有什麼樣的特質、過什麼樣的生活

都是由我們看世界的角度決定的,

而這個角度,就像圓規一樣掌握在你的手裡。


正值青春期、自我意識形態正急遽變化的我們,

常常遇到的課題就是「自卑」和「憤怒」。

『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

阿德勒認為自卑沒有不好。

在正確的使用下,自卑可以成為迫使自己努力成長的催化劑

譬如某人進了資優班或第一志願,覺得

「哇我發現大家都比我厲害,我得加把勁了」。

然而長時間且過分地擁有「自卑情節」,

則是主觀地、有目的地i

認為自己就是做不到的而放棄努力,並以此當作逃避的藉口,

也就是缺乏面對現實跟改變自己的「勇氣」。

如同「我那麼無趣,上台也一定沒人要聽我講話,我還是不舉手好了。」

就是在利用「自卑情節」來逃避嘗試的必要性。

另外,

憤怒是一把雙面刃,分為「公憤」和「私憤」。

「公憤」是對體制下的不公義而義憤填膺,

就像北一女的學生過去抗議學校剝奪穿褲裝的權益。

「私憤」是為了達到個人利害使他人屈服的工具,

就像我們朝把自己的手機摔壞的同學揮向一拳。

在這之中,公憤會對群體有益,可謹慎運用;

私憤容易使自己吃虧,我們應該學習用其他溝通方式來表達相應的感受。

一旦我們妥善掌握好「自卑」和「憤怒」,就可更順利的朝自己想要的模樣邁進。


三、停止討好:割捨別人的課題

當我們已經描繪好未來的藍圖、開始小心地走上自認為最好的路,

我們已經把自己的課題做完了。

這時別人對我們選擇的道路不管是贊同或反對,

都與我們無關。

阿德勒勸大家別再尋求別人認同。

不管是因為選組、選系、選學校,

或是選擇性別認同、選擇伴侶,

我們都該為自己做決定,也對自己的決定自信。

如果我們捧著自己的人生去尋覓其他人的讚賞,

我們不但可能會讓自己太累、太矛盾,

還有可能在討好了所有人後,卻忘了討好自己。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我們該適時地放任不贊同的眼光冒出,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因為我們始終要記得:

我們,都是為了自己而活著。

2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