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Gen Z

選組迷思

已更新:2020年12月9日

「你是自然組還是社會組?」

相信身為高中生的我們,

這是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

在這個體制下的我們,

常常會陷入社會組或自然組的迷思,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曾經因為自身的類組而被貼上標籤,

造成不同類組間的對立。

大眾普遍人為社會組的人未來沒有出路、工作不穩定

或將他們歸類為頭腦較不靈活、思考死板等

相對的也有很多人認為自然組就是「臭宅」「工具人」,

部分社會組的人甚至認為讀自然組以後就只能當一個小小的工程師。


在面對這些困難的我們,

應當退一步理性思考,

在因為類組而為他人貼上標籤之前不仿想一想

沒有社會組,我們哪來法官為我們審理判決?

哪來各種公務員維持國家的基礎?

沒有自然組,我們哪來手機電腦等便利我們生活的科技?

哪來醫生在醫院為我們解決疑難雜症?


另一常見問題是我們選擇類組時也時常並非出於自身意願,

尤其長輩普遍存在男生應該選理組、女生應該讀文科的刻板印象

種種原因都使我們選擇與自己能力及興趣不相符的組別,

最後浪費時間鑽研自己沒有熱情的知識。


雖然這些選擇往往有不可抗力之因素,

但仍可嘗試跟父母長輩溝通,

畢竟這將是影響人生的選擇。

若是認為自己個人無法說服他們

也可以向學校老師求助,

請他們和父母談談。

即使最後父母仍然堅持己見,

也請記得,這並非世界末日,

學校絕非唯一可以學習到有興趣的學科的地方。

在自己有興趣的地方多加涉獵、培養,

除了對升學及準備學習歷程有意之外,

更能豐富自我的內涵,成為自身的強處。


若你是對於自然有興趣的文科生,

或是對社會科有興趣的理科生,

也不要被框架束縛。

這些興趣絕不會白費,甚至可能成為你最大的特色

「18歲的我們能決定80歲的人生嗎?」

縱使身為學生的我們常因地位及年紀較低受到許多限制,

對於人生重要的決定的決策者也可能不是我們自己。

但絕對不要因此灰心喪志或被自身身份束縛,

多加嘗試新事物,

或許有一天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你是自然組還是社會組的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們的故事

3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